三变”模式让扶贫资金“输血”变“造血”经典分享

点击数: / 作者:小鹰 / 2018-01-17
扶贫资金
为改善贫困地区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各地都在加大力度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从各种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扶贫工作。但长期以来,由于扶贫资金在分配、管理、运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扶贫效果不佳。实践证明,“输血”式的扶贫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必须寻求可以提升扶贫资金使用效果的“造血”式扶贫道路。
 
由于历史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贫困人口多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这些区域土地垦殖指数小,土地资源开发已达到极限。一方面人口基数大、人均收入低;另一方面思想意识、资金技术以及劳动力等方面的制约使经济发展无力抵消人口压力,导致农民很难脱贫致富。传统扶贫方式下的贫困户生产能力低,即使得到一些专项的扶持资金,由于受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局限,也无法真正将资金用好,形成良好的脱贫致富效果。如果通过一些具体的产业化项目,以扶贫资金股份化的形式,充分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就可以帮助贫困户实现可持续发展型的脱贫致富。这种资金改革方式不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扶贫资金集中使用的规模效益,给扶贫资金带来较高的回报,如整村推进、项目扶贫等,而且兼顾了贫困人口的利益,保证了扶贫资金的流动方向以及资金的安全分配。既有助于贫困人口快速脱贫,又实现了资金效用最大化,特别是在集中使用或组织带动下,实现了贫困人口的共享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扶贫资金股份化要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实施。突出产业扶贫,谋划扶贫资金股份化的项目产业,最重要的是必须要结合当地实际,符合社会需求,最终得到各方认可。例如海南定安县桐树村在当地各级政府和省帮扶单位的引导下,天堂山黑山羊饲养专业合作社摸索出了扶贫资金股份化的模式:贫困户以政府扶持的黑山羊入股,他们既是合作社的股东又是打工者;合作社负责集中养殖、技术管理和销售,3年内无论盈亏,贫困户都能取得股本分红,如有销售收入,贫困户还可以与合作社五五分成。3年后,贫困户可把种羊领回自行饲养,也可以折价卖给合作社。合作社则吸引新的贫困户入股,实施滚动式扶贫。这一模式实施两年来,种羊越来越多,从不足100只增加到400多只;贫困户越来越少,从196户减少到目前的47户。扶贫资金股份化,是由合作社负责技术和销售,避免了贫困户单独面对市场。在合作社成熟的运作模式下,扶贫资金的收益更加具有保障,也有利于滚动扶贫,最终实现扶贫资金的普惠性。
 
正是由于扶贫资金股份化需要因地制宜,一村一品,所以在运作流程上,合作社首先应深入研究并选择适合本村实际的产业及项目,明确股份化的要求、资产以及分配方案。其次,让欲参与的每一户农户都能了解项目并自愿加入,办理和签订相关的协议及手续。最后,健全项目实施生产中的各类监管制度以及持续发展规划。桐树村天堂山黑山羊饲养项目上马之初,由于贫困户对饲养技术一窍不通,合作社一开始引进的85只种羊,不到一个月就病死了50多只。后来贫困户们到县畜牧局学习饲养技术,在掌握了方法、提高了饲养技术之后,黑山羊养殖开始产生效益。可以说,实行扶贫资金股份化后,许多贫困户从中受益,并体会到了要成功脱贫就必须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改善管理方式。这样的扶贫,使“资金”变“股份”,“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这种“三变”模式下,扶贫对象可以分红,扶贫收益长期化,有能力的人发挥带动作用,贫困户抗市场风险能力也得到了增强,真正实现了从“输血”转变为“造血”。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产业化扶贫模式。